首页 > 手机时报 > 资讯 > 正文

蜡瓶糖在“小孩圈”里有多火?网红零食安全隐患大|当前热讯

2024-09-12 13:18:09      来源:羊城晚报

“吸一吸、嚼一嚼、吐出来”……近段时间,款式多样、颜色艳丽、口感独特的“网红零食”蜡瓶糖在网络上走俏,吸引不少青少年儿童纷纷尝试,更有主播带着儿童出镜带货。


(资料图)

蜡瓶糖在“小孩圈”里有多火?它的成分是什么?食用是否安全?带着这些问题,记者近日走访广州、佛山多所小学了解售卖情况,采访医生、学者、律师给出相关建议。

现象:学校周边有售 更有儿童出镜带货

9月7日-10日,记者走访广州市天河区、广州市越秀区、佛山市南海区的八所小学,其中在四所学校附近的小卖部和文具店内都看到蜡瓶糖的身影,更有门店将它放在了较为显眼的位置,每盒的价格为1元-2元。

据一些店铺老板透露,蜡瓶糖在小学生当中销量较好,部分款式的蜡瓶糖早就已经卖完了。有老板告诉记者,蜡瓶糖早在上学期在小学生当中就已经比较火了。

一名在佛山上学的六年级学生告诉记者,班里有五六个同学都吃过蜡瓶糖。当记者询问他知不知道蜡瓶糖是用什么做的、有没有什么影响时,他回答:“用蜡做的,具体的不太清楚”。

记者在某电商平台搜索关键词“蜡瓶糖”看到,部分店铺销量达到80万+。在部分销售蜡瓶糖的直播间,平均稳定有1000-2000人在线观看,更有家长带着未成年人在直播间一起边吃边售卖蜡瓶糖的,直播间在线人数达500人左右。

担忧:蜡瓶糖成分不明 蜂蜡是否为食品级

蜡瓶糖究竟是什么做的?根据记者从小卖部买回的一款蜡瓶糖包装来看,上面的配料表显示含有麦芽糖浆、水、白砂糖、食品添加剂(蜂蜡、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、羧甲基纤维素钠、安赛蜜、柠檬酸、山梨酸钾、胭脂红、柠檬黄、亮蓝、苋菜红)、食用香精。

据不少网友评论反映,“味同嚼蜡,进嘴后一直犯恶心”“感觉牙齿上糊了一层蜡烛”。引起广泛讨论的成分主要是“蜂蜡”,到底是“食品级蜂蜡”还是“工业用蜡”,从食品包装上无法知晓。

记者随机点开一家销量10万+的淘宝店铺,上面的成分表显示含有“食品级蜂蜡”,并配置了一张检测报告,写着“苯环芳烃含量为零”,但当记者询问客服能否提供详细的检测报告时,对方称需要下单后才可提供。根据一位网红评测博主将蜡瓶糖送检的报告结果,四款蜡瓶糖里均检测出含有多环芳烃,该成分为可累积的致癌风险物。

社交平台上,不少家长互相交流对蜡瓶糖感到头疼,表示“孩子看到就想买,但自己吃完感觉身体不舒服。”“孩子如果不知道糖果外壳不能吞,当普通糖果嚼了怎么办?真让人担心!”

引导:存在健康风险 呼吁家长学习零食指南

蜡瓶糖引起的讨论颇多,是否存在食品安全隐患?家长如何引导孩子选择网红零食?

“蜡瓶糖通常以蜂蜡为外壳、内含糖浆,很多小学生由于判断力尚不成熟,可能不会像成年人那样关注产品是否正规卫生,往往只因外观有趣便轻易购买。”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全科副主任医师陈俊榕说。她提醒广大青少年及家长,这类产品的卫生状况和添加剂使用情况往往难以保证,长期摄入存在致癌风险。此外,还可能引发消化不良、蛀牙龋齿、肥胖等一系列健康问题。

对于蜡瓶糖里检测出的多环芳烃,广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副教授周泉称,“这说明很大可能用的是工业石蜡,但作为食品理论上应该用食用蜡外壳。由于该产品缺乏标准,也没有成分明细,存在很大的食品安全隐患。而且里面含有大量糖,属于限制食用的类别。”

儿童零食怎么吃,其实也有权威指引——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、中国营养学会共同编制的《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指南(2018)》。

周泉呼吁,孩子的零食习惯需要靠家长监督管理,学校可以为家长们开课专门学习国家的零食指南,引导孩子选择健康零食。与此同时,家长要学会阅读食品标签,通过成分表了解产品的营养价值。她还提到,可以经常性更换食谱,注意食物多样,引导孩子吃好正餐,这样也能帮助减少零食的摄入。

保护:三无产品难维权 律师建议加强市场监管

记者走访购买的蜡瓶糖包装上,生产厂商、执行标准、配料表等标签齐全且均可查询。但与此同时,也有不少商家售卖的零食属于三无产品。

正值开学季,广州一市场监督管理所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,市场监管部门常规开展学校周边食品安全检查,执法人员将加强执法力度,核查三无产品及其他有害健康的商品,守护学生的身体健康。

从法律角度,广东金领律师事务所律师姜健菲表示,网红零食如果没有食品生产许可证时,可能难以保证食品质量。包装上没有生产厂商、执行标准、配料表等标签的食品涉嫌违反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》及相关的国标规定,发生食品安全风险时,很难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。发现市场上有销售三无食品,可以通过12345平台向市场监管部门反映。

对于不是三无产品的食品,市场监管部门收到违法线索后会进行核查,根据《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处理暂行办法》第三十一条,市场监管部门收到实名举报后,认为确实有违法嫌疑的,会做出立案决定。立案后会进一步调查。

今日推荐
精选
48小时频道点击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