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手机时报 > 资讯 > 正文

上海城隍庙的建筑布局是怎样的?上海城隍庙有什么历史文化?

2023-06-01 14:20:22      来源:路途网

上海城隍庙的建筑布局是怎样的?

城隍庙坐北朝向南,内部有大门、二门、戏楼、大殿、寝宫、东西廊庑,沿中轴线依次排列,庙内主体建筑有大殿、元辰殿、父母殿、关圣殿、文昌殿等9个殿堂,总面积约三千余平方米。大殿、中殿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。大殿高16米,宽13.7米,进深21米。歇山顶,彩椽画栋,翠瓦朱檐,华丽辉煌。大殿前有照壁、牌坊、戏台、碑亭。大殿祀霍光,中殿祀秦裕伯,两侧花厅奉城隍父母,后殿奉城隍夫人,楼上为寝宫。 [2-3]

城隍庙殿堂建筑属南方红墙泥瓦的典型大式建筑,在建筑风格上仍保持着明代格局,殿宇宏伟,飞檐耸脊,彩椽画栋、翠瓦朱檐,气势庄严。城隍庙的建筑采用的是悬山式屋顶,屋顶用的是绿色琉璃瓦顶,檐下用的是三昂七踩斗拱,三幅云昂嘴,耍头呈象鼻状。这些殿堂建筑主要由朱红、黛绿两种颜色构成,朱红色的柱子、门扇、窗,黛绿色的屋顶,给人以庄严肃穆的气氛。而朱红色的正门,上点缀黄色的门钉,配上黛绿屋顶,使檐下更为森肃清冷,整个建筑外观更加明确生动。整个建筑色彩偏暗,朱红、黛绿两色与地面的灰色、植物的绿色及天空的蓝色相映,使整个区域内显得静谧、庄严。

上海城隍庙有什么历史文化?

城隍文化

“城”原指挖土筑就的高墙,“隍”原指没有水的护城壕。古人造城是为了保护城内百姓的安全,所以修了高大的城墙、城楼、城门以及壕沟、护城河。古人认为与人们的生活、生产安全密切相关的事物都有神在,于是城和隍被神化为城市的保护神。

城隍神是中国唯一的城市专有神灵,唐末五代时期被纳入道教的神灵系统。道教称城隍是“剪除凶恶、保国护邦”之神,并管领阴间的亡魂。其神往往由去世的地方官、功臣、正直者、行善者、神能者充任。道教许多法事活动中,都要请城隍神到场,如建坛“超度亡魂”,只有发文书(城隍牒)知照城隍后,才能拘解亡魂到坛;举行求雨活动时,要交付《城隍檄》,通知城隍遵照执行;各类法事结束后,道士还要发“回牒”给城隍,表示法事结束,请他归位,对他的积极协助要予以“言功迁赏”。甚至道士传度授箓时,也要送牒通知城隍神。

城隍庙是江南重要的道教庙宇,与武汉龙王庙、南京夫子庙并称为“长江三大庙”。传说逢三国时吴主孙皓就建有神祉,明永乐年间扩建为城隍庙。城隍神是城市的保护神,又称城隍爷,是汉民族民间和道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祉之一。中国最迟到南北朝时期就已经有了祭祀城隍神的记载;自唐代开始,民间已普遍祀奉城隍神。

隍庙供奉

上海地处沿海,常受海潮袭击,使老百姓的田地、房屋受到损失。古时候,人们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薄弱,只能祈求神灵保佑。他们想到西汉的大将军霍光英勇善战,战功卓著,若请他来当保护神,一定能战胜海潮,给人们带来安宁。所以五代十国的时候,人们就在沿海的金山卫(今上海市金山区)修建了霍光神祠。因为那时上海还是个镇,不是县,没有资格建城隍庙,所以只能称神祠。元朝的时候,上海正式建县,于是人们就在县城的东北隅建起了上海的城隍庙,并将霍光的神像移入庙内,奉为城隍。

今日推荐
精选
48小时频道点击排行